太后聽了這話,便微微挑了眸子,嘴角噙笑,哀家記得皇后在嫁給陛下之前,也是名動京城的才女,你讀了這么多的書,最后卻認為女子讀書不好那你方才還說什么讀書明理很好皇后這話前后矛盾,自己不知道
皇后一怔,臣妾……臣妾不是這個意思,不是女子讀書不好,名門閨秀讀書能長長見識也是好的,畢竟,有家規(guī)禮教約束嘛,讀書是更能錦上添花的。
皇后,哀家發(fā)現你很喜歡把禮教規(guī)矩幾個字掛在嘴上,你喜歡被規(guī)矩禮教束縛嗎
皇后聞言甚是詫異,母后,可這是女子立世之本啊,哪里能說喜歡或者不喜歡呢規(guī)規(guī)矩矩的人,自當是遵守的。就像我商朝律法,約束百姓不得作惡犯法,心存惡念之人肯定不喜歡,而規(guī)規(guī)矩矩的百姓,哪里會感覺到是約束呢
太后笑了笑,皇后是這樣想的啊,挺好。
皇后可沒聽出夸獎的意思,心底不禁惶然不解,母后,臣妾說得不對么
太后微笑,婆媳閑話,哪里分什么對錯
母后不是這樣認為的嗎皇后心頭越發(fā)覺得太后的態(tài)度怪異。
太后撫著一絲不茍的發(fā)髻,眸光有些悠遠,母后怎么認為的不重要,誰怎么認為的也不重要。
皇后問道:那重要的是什么啊臣妾愚鈍,還請母后賜教。
什么賜教不賜教的,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便好。太后顯然也不怎么想同她說這件事情,顯得意興闌珊了。
但皇后今日是來告宋惜惜的狀,她想說服太后,宋惜惜這樣做是不對的。
母后難不成也是贊成的嗎讀書變得這般廉價,豈不會引起天下學子群起攻之
小小雅君書院,收那幾十女學生,便引得天下學子群起攻之了皇后看得起雅君書院了啊。
這只是開了個頭,萬一民間有效仿的,豈不就亂了
太后瞧了瞧門外,見福求安快步走了回來,微微地松了口氣。
福求安進來在她耳邊低語了幾句,她神色肉眼可見地冷了下來,淡淡地掃了皇后一眼,問道:老榮太妃那邊的情況,你知曉嗎
皇后正在腦子里組織說辭,想證明宋惜惜這樣做的弊端有多大,忽聽得太后這樣問,下意識便回答:知曉,高公公來報過了。
你不讓御醫(yī)去給她治療
皇后道:老太妃已是病入膏肓,施針和吃藥都不管用了,臣妾認為不必再叫御醫(yī)去看了,而且,皇上如今對燕王也不甚待見,這些母后是知道的,我們不與她為難便算好的。
太后冷笑,且不說老榮太妃是文帝爺的妃子,在這宮里頭名分未除,單說燕王這邊想打瞌睡,你這當國母的便送枕頭
皇后臉色大變,忙地跪下,母后此話怎解這……這未免也粗俗些了。
太后冷冷地看著她,你不懂便回去好好琢磨,或許去問問皇帝,再不濟問問吳大伴也是可以的,哀家沒功夫在這里跟你解釋,只告訴你一聲,老榮太妃那邊藥不可斷了,派遣御醫(yī)日日守在身邊,脈案用藥都要記錄在案,痛苦了,用藥同針灸緩解,若真不行事了,也讓她舒服些去。
皇后跪在地上,很是不解,卻也不敢再問了。
只是沒想到來這一遭沒告狀成功,反而被訓斥了一頓,心里不免覺得太后偏心,分明她才是正經兒媳婦,謝如墨是慧太妃生的,宋惜惜便喊她一聲母妃那也不是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