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胡漢民在梧州中學(1) (第1頁)

——楊愿公之憶述胡展堂先生教授梧州中學時傳播革命種子與收獲之經(jīng)過去今三十四年,歲在癸卯,吾桂風氣閉塞,省內(nèi)外學校,寥若晨星。

梧州之有中學,亦由中西學堂改組而來;固無所為學制,亦無校長名稱;有之,則監(jiān)督或總理耳。

時沈雁潭為監(jiān)督,聘公任教席,主講修身國文等科。蘇文洛主歷史地理,劉敬之周某分任算術英文;規(guī)模粗具,視中西學堂僅授英算者有別。

全校生徒九十余3人,不分班級,謂為單級教授,仿佛似之。諸生皆由招考而來,多屬優(yōu)秀分子,其中食廩餼,登拔萃者,亦有其人。

公學問淹博,議論風發(fā);全校翕然宗之。猶記一次講修身時,痛論清zhengfu不綱,非革命必召瓜分共管之禍。

言次,即以講堂借譬,謂吾國此時所處境地,如居敗屋;假如此堂外觀尚覺富麗堂皇,孰知桷柱窳敗,墻垣動搖;一遇風雨。

立見傾塌。欲免危險。非根本拆毀改建不可。惟工程師,坭水匠,則必須諸生分任。

全堂感動,極度興奮。公微笑頷首復曰:革命之意義,既如上述,諸生諒皆了解,毋待多贅;惟有一言。君等必須切記者,則清吏耳目眾多,文網(wǎng)紋密,無論何時何地,只能宣之于口,萬不能形諸筆墨,致授人柄,無何。大府有辦師范學校一所于梧州之議,董其事者,仍為沈公,而任教席者,則仍公與蘇公等也。

于是擇定蒼梧傳經(jīng)書院為校址,布告招生,購置校具。于糞除舊污,粉湮壁宇之頃,并將院中舊懸之育才上諭匾額除去。

擾攘經(jīng)時,遂告成立。開學之日,四方來校觀禮者,爭以一聆公之偉論為快;(時梧州各界以公為演說家)。

而有識者,更以與辦學校,開通風氣重公。不圖軒然大波,竟因是而起,中師兩校,幾罹文字大獄。

蓋當時梧州守程道元,常以管學(頃制學校所在地最高長官稱管學)資格,過臨學校。

其來也,例須開道呼喝,至則又須開放中門延接。沈公厭其煩,特將興學上諭,橫貫中門。

自后程來,門乃不開。程銜之,而同學等飫聞,公之革命論調(diào),益鄙視程。

一次程來,某同學竟直罵其為無恥官僚。程愈憤,會有劣紳數(shù)人??v程解散兩校。

程許焉。乃以提倡革命,詆毀孔孟,蹂踐上諭等罪名,控公于兩廣學務張鳴岐處。

同時同學等亦憤程無狀,選派代表十人赴粵,控其蹂躪學務,玩視新政。

程愈羞憤,竟電粵請殺代表數(shù)人,以平鳳潮。鳴岐乃調(diào)公所主各科講義核閱,覺無只字有關革命理論者。

時岑春煊督兩廣,頗以興學自負,因嚴電程守,稱胡某所編講義,無一字與革命有關,該守何以昏庸聾聵,顢頇至此,著記大過一次,兩校仍應照常辦理,毋得褻瀆等字樣。

代表等以公得直,遂會梧聽候復課。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