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踏入了熙熙攘攘的邊市。
這里人頭攢動,喧鬧聲此起彼伏。
放眼望去,人群中蒙古人和女真人占了大多數(shù),他們牽著高大威猛的駿馬,在高聲叫賣著,好不熱鬧。
而漢人的攤位則擺滿了精美的絲綢、光潔如玉的瓷器以及香氣撲鼻的茶葉等等,琳瑯滿目。
然而,像努爾哈赤這般售賣人參的商販卻并不多見。
畢竟此時并非人參盛產(chǎn)的時節(jié),但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他所帶來的為數(shù)不多的人參沒過多久便被搶購一空。
盡管如此,換來的銀兩也僅僅只夠他勉強維持半個月的生計而己。
努爾哈赤深知,如果繼續(xù)這樣下去,等待他的無疑將是窮途末路。
此刻,擺在他眼前的道路僅有兩條:要么返回故鄉(xiāng)與那刻薄的繼母展開激烈的爭斗,重新奪回本應(yīng)屬于自己的那份家業(yè);要么投身于明軍麾下,借此謀求一線生機。
面對這艱難的抉擇,努爾哈赤陷入了深深的猶豫之中,遲遲無法決定究竟應(yīng)該何去何從。
唉,罷了罷了,還是回去吧!
可一想到父親總是偏袒著繼母那邊,那財產(chǎn)指定是沒指望能爭到手了,搞不好連這條小命都會給搭進去;若是去投靠明軍呢?
那豈不成了滿奸,這可不是我心甘情愿做的事情呀。
但是,總不能就這么一首靠挖人參過活吧!
思來想去,權(quán)衡再三之后,他終究還是咬咬牙下定決心要去投靠明軍了。
一來嘛,可以先保住自己這條小命,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二來呢,還能夠?qū)W到不少有用的知識,特別是博大精深的漢文化和明朝先進的軍隊管理制度;三來則可以借此機會好好地錘煉一下自身的作戰(zhàn)能力。
其實說白了,最重要的還是得先活下去。
就這樣,努爾哈赤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后,最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前去投靠明軍。
不過呢,這件事在不同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