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小夕有些艱難的想把桂嬤嬤給的大包裹扛在肩上,明珞英眼疾手快的搶了過去,艱難而笨拙的扛起來。
寧小夕看著娘親白皙細(xì)嫩的肌膚,豐腴端正的臉龐,因為這點時間起起伏伏的折騰的己經(jīng)散亂的頭發(fā),用自己并不健壯的肩膀扛起那個大包裹,心頭忍不住泛起酸意。
從小到大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大小姐,成婚后就掌管后院的當(dāng)家夫人,一遭淪為罪民之后也只能自力更生。
寧小夕沒有勉強,抬腿落腳的間歇,感覺腳鐐的重量大概在八九斤左右,長約兩尺,平路上慢行還可,大步行走就容易摔跤了。
寧子清背上的包裹也不小,可他己經(jīng)是十五歲的少年郎了,只是戴上手銬腳鐐,文弱的體質(zhì)讓他一時間承受不了太多的重量。
平時只用來寫字的手,如今也要慢慢扛起家里的擔(dān)子了。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對比寧家這邊的溫情相送,另外有幾家家族只是站在一旁冷漠的看著那些有人送行的家族,連一點波瀾起伏都沒有。
三族為父兄子族,不包括母族,己出嫁的女子也不受牽連。
但哪有一家不像寧家一樣,有母族、妻族的,甚至嫁出去的女兒也是有的,怎么就沒有一個來送行的人呢?
就算本人不來,派家仆送些衣物也是使得的呀!
人情冷暖,在這二月王城的風(fēng)雪中尤其明顯。
好在出城后沒走多遠(yuǎn),大雪漸漸停了下來,官道上因落雪有些濕滑,行進的速度并不快速。
“爹爹,伏方縣城距離多遠(yuǎn)?
我們要多久能到?”
寧小夕小步子頻繁的倒騰著跟在寧時身邊,細(xì)聲詢問。
“幽州侯下屬地,極北酷寒之地,靠近北陵山脈,弱水河畔,距離皇都日行百里的話需要大概二個月?!?/p>
寧時有些惆悵的說著,“年少時讀游記,還覺得那一定是處多奇山異景之地,沒想到,以后就是我終老之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