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難得一遇的極寒天氣。
凍爛的手,冰疙瘩的腳。
通往水門橋的路上,堅守陣地被凍成冰雕的戰(zhàn)士。
他們始終保持戰(zhàn)斗姿態(tài)。
平均年齡只有十幾歲。
“冰雪啊,我絕不屈服于你,即使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p>
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wù)!
不相信有戰(zhàn)勝不了的敵人!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哪怕高地上空無一人,這里依然是讓鷹醬望而生畏的小高領(lǐng)。
鷹醬用槍向己經(jīng)犧牲的烈士瘋狂掃射,用槍托把他們的身軀砸碎,修水門橋。
用我們戰(zhàn)士的尸體做了路基。
永樂十三年(1415年)。
朱棣仰頭注視高空中的天幕。
神態(tài)肅穆。
“朕戎馬一生,從未見此等將士?!?/p>
唏噓之意盡顯。
片刻后,他問身側(cè)的臣子,“這水門橋是何地?”
臣子拱手回答。
“臣未曾聽過有這么個地方,倒是有一處地方叫長津,長津有條小江,叫長津江,于這天幕中一處情景極為相似。
想來應(yīng)該是在那附近?!?/p>
天幕中人呼喊的那些地名人名,朱棣聽不懂。
但他聽懂了一個字——韓。
“此處......可是朱沖所在?”
幾年前,太祖皇帝的二十子朱松之子朱沖。
被朱棣冊封為韓王。
如今己經(jīng)去了藩地。
那臣子毫不猶豫道。
“長津江和平?jīng)鱿嗳ド踹h,應(yīng)該不是韓王所在?!?/p>
“且長津江應(yīng)當更靠近高麗?!?/p>
是了是了。
給朱沖八百個膽子他也不敢造反的。
當年靖難之戰(zhàn)猶在眼前。
諸藩王人人自危。
還是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