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224章 (第2頁)

到時候會更麻煩。

長公主府。

隨著秦浩和工部尚書接洽。

秦浩又看到了一個執(zhí)著的瘋子。

雖說薛禮是薛家人。

可薛禮本身就和斷清源一樣,是個純粹的人,他對工匠之事,非??駸?。

所以,薛禮在薛家,非常不受歡迎。

誰都知道,工部尚書一位,雖然官位不低,可這是苦力活。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有事兒工部干,工部還沒實權(quán)。

事情干壞了,工部還要擔責,所以工部,很多人都不愿意去。

反倒是薛禮的表現(xiàn),讓秦浩很看重。

他現(xiàn)在不就缺這樣的人才。

于是。

秦浩忽然就認真起來了。

連續(xù)兩天。

他不辭辛苦,陪著薛禮,在京師外最近的石炭礦山配合搭建石炭工坊。

薛禮在確定石炭的確可以燃燒,還能代替木炭后,立刻上報。

這一下,北方將士取暖的問題,徹底解決了。

長公主問秦浩要不要自己建立個石炭工坊。

但秦浩的答案,是否定的。

秦浩不打算用石炭賺錢。

因為沒必要。

況且石炭也賺不了幾個錢。

石炭和酒精不一樣。

酒精在當下具有極高的戰(zhàn)略意義,酒精不普及到民間,也是擔心被周邊國家學了去。

但相比較,洗石炭的技藝卻很簡單,無需隱瞞。

石炭能大規(guī)模推廣開,百姓取暖的成本也會降低許多。

所以秦浩只有一個要求,石炭全國普及后,一定要最低價格供應(yīng)給百姓。

至于周邊國家想用石炭,也無所謂,他們又沒有那么多的石炭礦山。

大京皇朝完全可以高價出口石炭,增強國力。

只是。

原本。

一切都很順利。

可到第三天,秦浩計劃要休息。

卻出意外了。

是工部去雇傭百姓做工這個環(huán)節(jié),出問題了。

大京國家建設(shè)很多都需要百姓服徭役。

而且臨近年關(guān),百姓自己家里還忙不過來,又被臨時抽調(diào)百姓服徭役。

這一下可好。

百姓鬧起來了。

據(jù)說是,工部侍郎徐宏圖帶人臨時征收徭役。

許多百姓年前都在忙自己家里事情。

突然被征調(diào),面對官兵,都是敢怒不敢言。

誰想到。

其中一名服徭役的百姓家中老母因為重病去世了。

但工部的官兵卻不讓其離開。

這才犯了眾怒。

然后數(shù)百名百姓就鬧起來了。

只差一點,就爆發(fā)沖突了。

徐宏圖也是實在頂不住了,趕緊派人去求援,希望用兵鎮(zhèn)壓暴民。

秦浩和李清瑤聞訊恐生民變,便立刻趕過去。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