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37章 (第1頁)

“你!”

里正漲紅了臉,憋屈的半天沒有說出話:“輔氏是漢陽里的氏族,你一個外來的戍卒,竟敢招惹輔氏,遲早罰沒了你的爵位,送到隱宮做個官奴!”

平時,他仗著里正的身份,又知道一些律法。

雖然只是一知半解,但對于漢陽里的黔首來說,已經是‘學識淵博’了。

漢陽里的黔首任憑里正拿捏。

誰曾想,今天竟然遭到了秦越人身邊兄弟的反駁,明顯比里正更加了解秦律。

里正一肚子窩火,感到自己的權威遭到了冒犯。

更讓他難受的是,不想像糊弄愚昧的黔首一樣,糊弄秦越人一幫人。

里正只能帶著一肚子的惱火離開。

就在雙方火氣十足,幾乎要打架的時候。

看似老實巴交的杞良,握緊了收割糧食的鐮刀铚(zhi),盯著田壟邊的里正。

姜女嚇一跳,趕忙拉住了杞良的手臂,免得做出了沖動的行為。

像杞良這種老實人,無論是被人怎么欺負,都不會反抗,卻有一個不能觸碰的禁臠。

家人。

只要惹怒了老實人。

老實人的報復往往是最可怕。

“呸!”

趙亥朝著里離開的背影,吐了一口唾沫,鄙夷道:“早晚讓他做不成里正,不就是智氏的后代,鴻門鄉(xiāng)的一個小氏族?!?/p>

他嘴上蔑視里正,等著輔氏的里正離開,臉色突然有些嚴肅。

趙亥熟知咸陽、驪山一帶的情況,說出了輔氏的情況,免得不了解內情的秦越人吃虧。

春秋時期,晉國的軍政大權是由六姓卿族掌管,六姓分別是韓、趙、魏、智、范、中行氏。

三家分晉的開端,就是智伯瑤被滅后,韓、趙、魏三家分智氏的土地,然后逐漸瓜分晉國。

輔氏來自于智氏,是晉國卿族智氏的后代。

智氏六世祖智果,也就是智伯瑤的叔父,認為智伯瑤擔任宗主,智氏將遭滅族之禍,就反對智伯瑤繼任宗主。

公元前468年,智果阻攔不了智伯瑤擔任宗主,帶領部分族人脫離智氏,向晉國太史申請改姓輔氏,這就是輔氏的來歷。

鴻門鄉(xiāng)、漢陽里的氏族輔氏,就是當初智果脫離智氏以后那支輔氏的一個分支。

“氏族輔氏還有這種來歷?”

秦越人做事嚴謹,從來不會輕視任何敵人,聽到趙亥講述了輔氏的來歷,感到了棘手:“必須想辦法盡快除掉漢陽里的里正!”

漢陽里的情況比起其他閭里好多了。

只有一個氏族,占據(jù)閭里的上百人口。

其他閭里,基本都是被數(shù)個氏族把控,整個閭里的姓氏只有幾個。

漢陽里的姓氏很雜,除了輔氏以外,各種姓氏都有,每個姓的人口多了十幾個,少了只有一個。

“可惜杞良伯兄沒有爵位?!?/p>

趙亥嘆息道:“如果伯兄有軍功爵在身就好了,可以想辦法讓伯兄取代輔氏擔任漢陽里的里正,只要管理整個漢陽里的里正是自己人,輔氏的威脅就大大降低了。”

漢陽里是個大里,人口上千,只要里正不再是輔氏的人。

秦越人就能爭奪到漢陽里的話語權。

“爵位......”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