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213章 輪替長歌傳鐵甲 征塵新履踏軍途 (第1頁)

657年4月18日,長安城外的“龍驤軍列站”蒸騰著蒸汽,十二節(jié)青銅車廂在晨光中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車頭雕刻的應龍昂首嘶鳴,墨家特制的渦輪引擎發(fā)出低沉轟鳴,鐵軌延伸向遠方,仿佛一條鋼鐵巨龍蜿蜒在大唐的版圖之上。

退役:解甲歸鄉(xiāng)載譽行

在候車大廳,退役老兵陳長庚撫摸著胸前的“戍邊銀章”,青銅浮雕的長城紋路早已被磨得發(fā)亮。他身旁的牛皮行囊里,除了換洗衣物,還細心包裹著一把斷刃唐橫刀——那是他在西部戰(zhàn)區(qū)對抗馬賊時折斷的戰(zhàn)刀,如今刀鞘上纏著褪色的紅綢,記錄著往昔的熱血。

“陳大哥,這趟列車真能三日到江南?”同是退役的新兵趙小虎盯著鐵軌旁的時刻表,眼中滿是新奇。他入伍時坐的還是馬車,顛簸數(shù)月才到軍營,此刻望著眼前漆著鎏金龍紋的列車,恍如隔世。陳長庚笑著拍拍他的肩膀:“墨家造的‘追風號’,不僅快,車廂里還有自動調(diào)溫的機關,比咱們在沙漠里受的苦舒坦多了?!?/p>

隨著汽笛長鳴,列車緩緩啟動。車廂內(nèi),退役士兵們卸下沉重的鎧甲,換上百姓常服,卻仍保持著整齊的坐姿。有人掏出家書反復閱讀,有人擦拭著軍功章,還有人湊在一起哼唱軍營里的戰(zhàn)歌。當列車駛過洛陽城郊,陳長庚望著窗外熟悉的麥田,眼眶微微濕潤——七年前他從這里應征入伍,如今帶著滿身榮耀歸來,家中的老母親想必早已在村口張望。

入伍:鐵列轟鳴啟新程

與此同時,在塞北的“雁門軍列站”,新兵們正列隊登上另一趟軍列。十六歲的少年李青握著父親塞進行囊的青銅羅盤,手心沁出汗珠。他望著遠處連綿的城墻,耳畔回響著臨別時父親的叮囑:“到了軍營,跟著老兵學本事,別給咱李家丟臉!”

軍列內(nèi),墨家技師正在為新兵演示安全裝置?!斑@扶手內(nèi)置電磁鎖,遇到急剎能自動固定身體?!奔紟熮D動青銅旋鈕,車廂頂部的夜光石頓時組成大唐疆域圖,“你們看,這亮著紅點的地方,就是咱們要去的北部戰(zhàn)區(qū)。”新兵們發(fā)出陣陣驚嘆,有人伸手觸碰投影,卻只摸到一片虛幻的光影。

帶隊的百夫長王勇敲響傳聲筒:“都聽好了!從這一刻起,你們不再是百姓!軍列上的每一寸規(guī)矩,都和軍營里一樣!”他的目光掃過新兵們青澀的臉龐,突然指著角落里的李青:“你,背誦大唐軍規(guī)。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