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hù)眼關(guān)燈

第52章 (第1頁)

皇上意味不明的笑了兩聲,朝堂上懼內(nèi)的官員不在少數(shù),家有河?xùn)|獅,也是常事兒。

但是不包括林驥。

“君實,我記得你的夫人出自書香門第,是出了名的好性子。”

林驥下意識地摸了摸臉,“是夫人誤會,氣的狠了,一時誤傷我?!?/p>

“原來是誤傷!”

皇上拉了個長音,笑意更甚。

哪有誤傷,誤傷的這么扎實的巴掌印的。

皇上沒興趣管臣子的家事,但是對八卦很有興趣。

很快有人去查發(fā)生了什么。

而林驥下午則直奔陳家。

陳母已經(jīng)從外孫,和陳玉壺那里得知了事情的全部經(jīng)過。

陳玉壺的大哥,也把自己媳婦兒從老太太屋里叫了出去。

“怎么回事兒?上次回來不是說沒什么大事兒嗎?”

陳玉壺的大嫂,繃著臉,“這次可不是玉壺的錯?!?/p>

陳玉壺的大哥點了點頭,“母親怎么說?”

大嫂理所當(dāng)然的說:“母親說,看看林驥那廝的態(tài)度,如果堅持要枉顧玉壺的意愿,把庶子記到玉壺名下,不如和離。”

“最近崔氏二房,有一位二爺喪妻之后,孝期眼看著就過了?!?/p>

“母親很有想法?!?/p>

“而且那位崔氏那位的孩子,和清柏清濁是同學(xué),雖說大族不外娶,但是條件和咱們玉壺相當(dāng)?shù)囊膊欢?,母親有把握?!?/p>

“嗯!”

陳玉壺的大哥點了點頭,知道母親心里有數(shù)。

下午,陳母午休過后,不緊不慢的見了林驥。

這還是林驥回來之后,第一次陳母如此正式的見了他。

陳家女兒的閨房一直都留著,尤其是陳玉壺的,因為她離的最近,經(jīng)常回娘家。

孩子們則去見了新來的表哥,李瑾堯。

這孩子體弱,剛到的時候,陳玉壺來看過一眼。

路途遠(yuǎn),什么都有可能發(fā)生,這孩子路上就病了,到了京城水土不服,病沒好,反而病的更嚴(yán)重了,春闈干脆沒參加。

眼下才剛剛好些。

林清桐沒和這位表哥打過照面,他平常在威武將軍府封閉式教學(xué),加上各種陰差陽錯,這次是第一次見。

表兄弟姐妹們,雖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兒,但是知道安慰清皎他們。

“小婿給岳母請安。”

陳母對待林驥的態(tài)度溫和,“賢婿起來,事情我已經(jīng)明了,是玉壺的錯,是我的錯,我沒有教好她?!?/p>

“竟然讓她做出掌摑夫婿這種事情來,賢胥你盡管回去,玉壺留下,我會好好教訓(xùn)她?!?/p>

林驥慌忙行禮,“哪里是岳母的錯,是小婿的錯,應(yīng)該好好和玉壺商量。”

陳母的手一揮,“賢婿不必多說,你帶著孩子們回去吧!雖說她父親仙去已久,但是玉壺還有我來管教?!?/p>

不管林驥說什么,陳母就是這一句話。

林驥就被這句話給打發(fā)了,一個人帶著孩子們回去了,連晚飯都沒留。

陳玉壺的弟媳因為過了年查出有孕,跟著夫婿再去任上,舟車勞頓,干脆就讓陳母給留下來了。

幸好過了年,陳玉壺三弟調(diào)任了,離京城很近,快馬兩個小時。

這省的夫妻兩個總是兩地分離。

長嫂二嫂加上弟媳和陳玉壺,剛好一起陪著陳母打麻將。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