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倆人本性并不壞,只不過比起大房二房的人,肚里的小心思多了一些,好吃懶做一些而已,其余還好沒啥大毛病,況且家里有姚老爹這座大山壓著,只要姚老爹健康長壽多活個幾十年,她這對爹娘這輩子應該翻不出多大的浪。
這段日子兩個人確實被整得挺狠,果兒覺得適當給他們一點甜頭也好,于是點頭道:“好吧,我去跟爺說,不過爺答不答應我可就不知道了?!?/p>
姚三柱見她說得含糊就不樂意了:“你這丫頭就不會說句痛快話?你說這趟想要我們倆陪著,你爺能不答應?你”
話沒說完,包氏在一旁推了他一把:“說什么呢,咱閨女自然是向著咱們的,可這事還得咱爹點頭,不許為難閨女!”
姚三柱見這娘倆都一臉不高興地看著自己,就有些訕訕地撓了撓頭:“那行,閨女,你是老大,爹就等著你的好信兒了。”
包氏在一旁接著鼓勁兒:“果兒呀,你好好跟你爺說,興許你爺就答應了。”
“果兒姐,我想去縣城,我想吃上次那個呼嚕肉!”
五林也跑過來扯著果兒的袖子,一雙水朦朦的眸子瞧著她,果兒忍不住捏了捏小家伙嫩呼呼的臉蛋,得,不看那兩個也得想想這小子不是?
翌日,果兒當著姚三柱跟包氏的面跟姚老爹說了這事,姚老爹倒沒有為難直接點頭應了。老三兩口子什么性子他再清楚不過,也不能總拘著不放出去。
姚三柱見爹答應了,高興地差點樂出聲,連連湊過來狗腿地搶過姚老爹手上的旱煙袋,舀了滿滿一袋煙絲小心翼翼地遞上去,嘴里不斷保證,一定好好的把繡品送到地兒,絕不四處亂逛,就差指天發(fā)誓了。
姚老爹冷冷地瞟了一眼說道:“老大趕車,跟你們一塊兒去?!?/p>
幾大包袱的繡品,還有老四最近編出來的小籃子,當然要用牛車裝著拉過去,那牛自從買回來都是老大跟老二精心飼養(yǎng)的,平時趕車外出也是他們兩個,換成其他人,姚老爹第一個不放心。
姚三柱臉皮抽了抽,終是沒敢說出讓大哥在家歇著,他來趕車的話,僵笑著表示有大哥幫忙,再好不過。
第二日一早,姚鐵柱早早套好了牛車,車上的繡品是昨天就清點過了的。車頂還用麻繩緊緊綁著一溜串各式各樣的竹編小籃子,是姚四柱編出來要送去“聚香樓”的。
牛車上搭了棚子空間不大,車棚里放了幾大包裹的繡品,還要坐進去幾個人,這些小籃子自然沒有地方放進里面,只能綁在車頂了。
姚三柱一家先后上車坐好,姚鐵柱趕著牛車出發(fā)了。
坐在車上,姚三柱摸摸屁股底下厚厚的毛氈,再抬頭看看四周用油布裹得嚴嚴實實的車棚,嘴里“嘖嘖”幾聲,內心不禁感嘆自家的日子確實是越過越美了。
要知道哪怕是冬季,這來往官道上拉人的普通牛車都沒有頂棚的,平常還好些,遇上刮風下雪的天氣,人坐在上面長時間不動,等到了縣城基本上能凍成冰柱了。
哪像自家新買的這輛車,雖然是再平常不過的油布車棚,可到底能抵御住大部分的嚴寒,一家人穿著厚厚的棉衣坐在里面,絲毫感受不到外頭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