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胳膊肘捅了捅包氏。
包氏一個眼刀子甩過去:“這還用你說,我有那么傻嗎?哼!”
話鋒一轉:“咱閨女小腦瓜子是聰明,可是咋就在銀錢方面不開竅呢?拿銀子不當銀子,給家里辦事那是嘩嘩嘩地往外掏,咋就不知道貼補貼補咱們這個小家呢?!?/p>
姚三柱深以為然:“誰說不是?眼看著五林上了私塾,這小子隨了我,聰明著呢,以后說不定還要到縣城、到府城去念書,將來要花的銀子海了去了。
你有空多教教果兒,最好叫她把銀子拿出來給咱們保管,擱她哪兒,早晚給敗得一點兒不剩。”
包氏不耐煩道:“知道了,你當我沒說過?小丫頭精著呢,到現(xiàn)在我連她到底存了多少銀子都問不出來,唉!這點隨了我”
夜深了,兩口子漸漸地沒了聲音,心煩意亂地囫圇睡去。
老宅離工地上有一段距離,為了不跑來跑去的,妯娌幾個商量了一下,干脆租了工地旁邊鄰居家的院子來做飯。
等開了工,家里的大人都在這邊忙活,自然就在這邊跟著一起吃飯,家里就剩下陶氏跟幾個小孫子,這就簡單多了,這邊做好了派個人給她們送一份回去,陶氏也不用另外開火做飯。
擇了一個黃道吉日,幾串震天響的鞭炮炸開,新宅子正式破土動工了。
略略算了一下人數(shù),何氏跟劉氏當即決定再請兩個幫廚,這么多人,光憑她們?nèi)齻€根本忙不過來。
最后請的幫廚是田家嫂子和大山媳婦,這兩個人都是熟的不能再熟,不光針線活做得好,家里家外的活計都是一把好手,這樣廚房里做飯的就五、六個女人,能應付得過來了。
租院子做飯的這家鄰居是去年剛搬進得新宅,家里人口簡單,就一對夫妻加上兩個半大小子,男人也在給姚家?guī)凸?,女人在家里閑著,見院子里幾個做飯的人忙忙碌碌,也熱心地上前幫忙。
院子里提前搭好了大棚,盤了土灶,該準備的鍋碗廚具和米面食材也早就準備好,幾個女人天不亮就過來忙活,等到幫工們一大早過來,熱氣騰騰的早飯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
熬的濃稠的小米粥,白面蒸的包子、饅頭管夠吃,潑了辣椒油的咸菜聞著都香。漢子們一見這樣的飯食不由喜笑顏開,這比在自個兒家里可要吃得好多了。
吃飽了飯幫工們開始熱火朝天忙碌起來,一個個卯足了力氣,誰也不肯落到人后,被別人恥笑是來混飯吃的。
女人們料理完早上的飯食,立馬不停歇開始準備午飯。平時大家都習慣了一日兩餐,可是現(xiàn)在不一樣,蓋房子是個體力活,比起春耕輕松不了多少,而且她們家是計劃趕在春耕前完工的,這樣以來干活的人肯定辛苦。
所以在飯食上果兒給足了包氏銀子,叮囑她不用省著花,一定要叫大家吃飽吃好,包氏自然連連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