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hù)眼關(guān)燈

第44章 徐塢 (第1頁)

劉興弟被猜到了心思,驚詫道:“誰與你說了?”

她又開始懷疑劉義符是劉裕派來的“細(xì)作”。

“姐一大早急著離去,定然是想避著父親,弟便猜,姐是要往城外塢堡去?!?/p>

劉義符娓娓道來,劉興弟聽了,不得不嘆服道:“你這孩子,才多大的年紀(jì),竟這般心細(xì)?!?/p>

塢堡,也就是世家豪族們自建的一種小型堡壘。

《晉書中曾記載:“永嘉之亂,百姓流亡,所在屯聚”。

塢堡原本是為流民百姓所筑的安身自保之所,但隨著戰(zhàn)亂不斷,平民手中土地不斷被兼併。

在莊園經(jīng)濟(jì)之下,世家大族們也紛紛各自建起了塢堡來。

徐家塢是新建的,劉義符聽聞其氣派十足,便也想親眼看看。

馬車從宣陽門而出,一路往東南方向走去。

“姐,徐家塢也是建在烏衣巷邊上嗎?”

“不是,還要再偏些,丹陽城以東。”

烏衣巷,就是建設(shè)在建康城的東南處。

謝氏,王氏等一眾士族的本家大都建在烏衣巷中,而城中的府邸宅院,比起城外,就像是小巫見大巫,不足為道。

相比於先前與謝晦前往石頭城,乃是建康西北角,而東南與西北卻宛若天壤之別。

首先便是道路,出城之中,許多馬車來來回回進(jìn)出,衣著簡樸百姓與錦衣的公子哥隨處可見。

光是人口流動這一點(diǎn),就難以比擬。

剛出城,人還不算多,可到了烏衣巷,卻是一幅人滿為患的景象。

一名名僕從婢女在各自的府外、塢外打掃著灰塵,干活時細(xì)致的很,從門檻到牌匾都要用濕帕來回擦拭一遍。

各自門外,都停有馬車,有三馬之車,兩馬之車,佩戴好進(jìn)賢冠的官員們各自上了車,往城內(nèi)趕去。

就這一會的功夫,道路竟開始堵塞起來,但劉義符一行人不受影響。

原因很簡單,十?dāng)?shù)名全副武裝的甲士隨行,建康城內(nèi),能有幾人有此殊譽(yù)?

要知道,歷朝歷代,私藏甲冑皆是以謀逆論罪,一旦被發(fā)現(xiàn),抄家事小,滅族事大。

『點(diǎn)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