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513章 兩個輸不起的皇帝 (第1頁)

“哎,往事不堪回首,不對,這還沒發(fā)生!我們還有救!”

前秦天王苻堅看到自己的名字又出現在了天幕上,不由得感覺十分的尷尬。

...

“這真是個蠢人啊,如果發(fā)動這么多人,國家哪里承受得了啊,仗不是這么打的~”漢高祖劉邦一副語重心長,又十分不屑的說道。

...

“簡直就是浪費?。∵@么多的百姓,就算只給朕十萬兵馬...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

三國,蜀漢昭烈帝時空,因為天幕提醒而沒有出現夷陵慘敗的劉備長嘆道。

...

“蠢貨一個,要是我大漢能有這樣的國力,早把匈奴滅了,這么好的國家給他純屬浪費!”

漢武帝冷哼了一聲。

...

“不懂裝懂,還要瞎指揮,能不???”趙匡胤顯得很是不高興,顯然他想到了一個人。

...

“這就是個蠢豬!”隋文帝楊堅看著那些數字,那當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啊。

...

此刻,隋煬帝也是快要氣炸了,看著天幕上出現許多人的嘲諷,他揮動著寶劍,可惜什么人他也砍不到。

...

【總之,隋末農民大起義時的社會背景,就是這么一個背景。

接下來,咱們看看詳細的過程。

在王薄發(fā)動首義之后,就跑到了泰山一帶發(fā)展。

...

同年,大業(yè)七年(611年),東郡(濮陽)法曹翟讓就因為犯了死罪,被人悄悄放了之后,跑到了瓦崗(河南滑縣),發(fā)動了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瓦崗起義。

單雄信,徐世積(李積)等人也都帶著人紛紛前來投奔翟讓。

在徐世積的建議下,瓦崗義軍劫掠滎陽、梁郡一帶的商船,因此發(fā)展很快。

...

還是同年,河北的高士達等人在高雞泊發(fā)動起義。

還有孫安祖因為全家都死于水災,又被強征入伍準備打高句麗,他一氣之下,殺了縣令,跑去投靠了竇建德。

竇建德當時也被官府委任為二百人長,他建議孫安祖帶一撥人去落草,等待天下形勢變化,就可以干大事了。

孫安祖就照做了,跑去拉了幾百人起義去了。

因為竇建德一向是仗義疏財,在當地的底層百姓心中聲望很高,所以各路義軍到處搶,就是不去搶竇建德的家鄉(xiāng)。

因此竇建德也被懷疑跟義軍有關,于是竇建德干脆也在高雞泊發(fā)動了起義,然后帶著起義隊伍跑去投靠了先起義的高士達!

此時,隋煬帝正在準備他的征討高句麗的大業(yè),都懶得管這些他眼里的“小毛賊,泥腿子!”

...

大業(yè)八年(612年)三月,隋軍大部抵達遼河。

隋煬帝開始了他的堪比微操大師趙光義和國府大統領一般的騷操作。

他首先下令說這次征討是“吊民罰罪,非為功名”。

說真的,看到這里,我都不知道隋煬帝在干什么。

先前很多大臣說別這么搞,陣仗搞太大了,容易扯襠,他非要搞!

現在來都來了,又來講這些!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