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 (第1頁)

,,,!

陸樹聲有問題。

張居正又看向了王崇古,端著手,語氣變得平緩了起來問道:“王崇古,要不咱們這文華殿上二十七廷臣,一起到宣府、大同閱視一二?”

朱翊鈞輕輕咳嗽了一聲說道:“若是真的要去,朕一道前往,順便叫上遷安伯,戎事,還是戚帥更明白些?!?/p>

叫上戚繼光,就要叫上六千南兵,就是叫上十萬三鎮(zhèn)軍一同前往,這不是閱視,這是平叛。

晉黨之所以不敢掀桌子,是知道打不贏。

朱翊鈞在干什么?在火上澆油,在拱火。

光吵吵有啥用,動手!

打起來!

血流成河!

朱翊鈞在為張居正站臺,主少國疑,皇權(quán)缺位的當下,張居正無論做什么事兒,都缺少大義的名分支持,朱翊鈞能做的真的不多,他不會坐視張居正孤軍奮戰(zhàn)。

楊博聽聞小皇帝開口,也立刻就明白了,李樂的事兒,宮里怕也是早就知道了,宮里對張四維腐化李樂之事,非常非常不滿,楊博看著王崇古低聲說道:“親家,慎言?!?/p>

楊博在文華殿公器所在,提到了他和王崇古的姻親關(guān)系,不是為了讓張居正忌憚,而是為了讓易怒的王崇古清醒一些,不要被眼下的局勢所激怒,胡說八道,最終導(dǎo)致更加難堪的事兒發(fā)生。

張居正既然敢發(fā)難,顯然是早有準備。

馮保拿起了那封清單,嘖嘖稱奇的說道:“厲害,厲害啊,我看看這份清單上,宣府沿邊墩臺共一千七百七十三座,嘖嘖,居然有七百多座年久失修,長溝口、四海冶口、長生口、關(guān)北口、獨虎口、沙溝口、三岔口這些隘口,城關(guān)居然還是嘉靖十八年營建?!?/p>

“這么年來,這些個隘口每年都問朝廷要銀子翻修,隆慶五年三月,僅僅關(guān)北口就要了七萬銀翻修關(guān)隘,關(guān)隘呢?王少保,您這是在養(yǎng)寇自重,弛防徇敵啊!”

“那王少保的意思是,宣大山西副總兵麻貴、麻錦等十余參將,不能動嗎?”張居正合上了奏疏,單刀直入,不讓王崇古講屁話,岔開話題,而是直奔問題的核心。

要么,你王崇古承擔長城鼎建松弛的代價。

要么,讓宣府、大同兩個副總兵和十多個參將承受這個代價。

出了事,責任總是要有人擔的。

王崇古思慮再三,頗為肯定的說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慶賞威罰,理應(yīng)如此。”

這次是被張居正抓到了,不放點血,張居正決計不可能放過晉黨,翻臉又不敢,那只能認輸了。

朱翊鈞看著王崇古,又看著楊博,楊博滿臉的痛心,這樣的事發(fā)生是大明的悲劇,而王崇古的表情則是有些怨恨,似乎是在怨恨為何元輔先生盯著他們不放。

朱翊鈞有些奇怪,做錯了事,被處罰,這不是理所應(yīng)當?

他這個皇帝犯了錯誤,李太后都會讓張居正寫罪己札記,讓朱翊鈞到太廟里對著列祖列宗誦讀,背會為止,這晉黨犯了錯,還被人揪了出來,王崇古有什么好怨懟的!

張居正抖了抖衣袖,拿出了第四本奏疏。

到這里,并不是結(jié)束。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