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硯把鳳鳥放在地上,指給石陀看翅膀的裂痕,“你看這榫頭銹得多厲害,得用白醋泡透了才能拆開,還得找種結實的粘合劑,普通魚鰾膠肯定粘不住?!?/p>
石陀蹲下身,用沒受傷的左手摸了摸鳳鳥的翅膀,突然眼睛一亮:
“我知道有種東西粘合力強!去年我在太行山采藥,見過老獵戶用桐油和蜂蠟熬的膠,能把斷了的弓粘起來,拉滿都不斷!”
“桐油?”
阿硯想起手冊里“古代粘合劑”章節(jié)確實提過桐油膠,只是沒寫具體做法。
“對,得用千年桐樹的籽榨的油,普通桐油不行?!?/p>
石陀拍了拍胸脯,“我?guī)闳フ?,后山懸崖上就有棵老桐樹,結的籽可飽滿了!”
夕陽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阿硯看著石陀眼里的光,突然覺得心里踏實了不少。
她低頭看向青銅鳳鳥,鳳首高昂,仿佛在凝視遠方。
三日后的比試,她不僅要贏,還要讓這沉睡的鳳鳥重新展翅——
不為匠士的名分,只為證明,從墓里爬出來的她,也能在這亂世里,憑著一雙手站穩(wěn)腳跟。
回到土屋,阿硯立刻翻出手冊,在“青銅器分鑄法修復”頁寫下要點:
1.
榫頭去銹:
白醋浸泡一日,軟布擦拭后用細砂打磨至露新銅。
2.
粘合劑:
桐油(千年桐籽)+蜂蠟(比例3:1),慢火熬至琥珀色。
3.
重心調整:
清理腹內暗槽,填充細砂或鉛塊,確保單足站立不倒。
4.
紋飾修復:
用細銅絲嵌入磨損紋路,再以銅粉混合粘合劑填補。
石陀湊過來看,雖然看不懂字,卻指著手冊上的配圖說:
“這個槽里,我爹說以前的工匠會裝水銀,晃起來能讓翅膀動。不過水銀有毒,咱們用細沙就行,安全。”
阿硯眼睛一亮——
她怎么沒想到!
細沙流動時能帶動翅膀輕微晃動,既安全又能還原鳳鳥“隨風轉動”的巧思。
“石陀,你太厲害了!”
她忍不住拍了下他的胳膊,又趕緊收回手,“你的手還沒好呢?!?/p>
石陀嘿嘿笑著撓撓頭:
“沒事,這點傷早不疼了。明天一早咱們就去后山,爭取天黑前回來,不耽誤你熬膠。”
他起身往火塘添柴,火光映著他的側臉,輪廓格外分明,“我爹說,墨家的匠士能住帶窗的屋子,冬天不用挨凍。等你成了匠士,咱們就不用守著這破洞了?!?/p>
阿硯抬頭看向屋頂?shù)钠贫矗鹿庹龔亩蠢锫┫聛?,在地上投下圓圓的光斑。
她握緊手里的細砂巖,輕輕蹭了蹭鳳鳥的翅膀:
“會的,咱們都會住上帶窗的屋子?!?/p>
夜色漸深,土屋里的燈卻亮到很晚。
阿硯借著油燈仔細清理鳳鳥的暗槽,石陀坐在旁邊,削著明天裝桐籽的竹簍,偶爾遞過塊干凈的麻布。
兩人沒再多說,卻都知道,這場比試不只是技藝的較量,更是他們能否在墨家真正立足的關鍵。
窗外傳來巡夜弟子的腳步聲,伴著遠處鍛鐵坊隱約的錘響,像是在為他們加油鼓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