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七十五章,以銀代官 (第1頁)

,以銀代官

方永提出的,以銀代官

吳元解釋道:“將軍得實用之才后,只賜俸祿,不授官職,先使其暫理事務(wù),待其有政績或建功之后,再賜以官職,如此則無人敢非議矣?!?/p>

方永眼前一亮。這個辦法好??!

既能堵住幽幽之口,又能選出實用性的人才,可謂是一箭雙雕了。

賈雨村和薛大瘸子聽后也表示同意。

方永遂道:“就依軍師此計!”

幾人隨后又商量了一些細節(jié),將事情基本敲定下來。

很快,方永命人在所控制的區(qū)域內(nèi)張貼榜文。

“吾淮陰軍將軍方永,以不忍黎庶之貧苦,受天命之感召,創(chuàng)立淮陰軍,掃蕩世間之惡,以安百姓。今戰(zhàn)事已息,建兩淮總務(wù)府,愿慕先賢之道,舉行科考,以拔擢人才……”

這是科舉的榜文。

此外,在科舉榜文之下,還有一張小一點的榜文。

寫道:“惟念人才之重,今麾下缺員甚多,若有才而不通經(jīng)義者,可赴實學(xué)之考,若通過,則賜以俸銀,暫理庶務(wù)?!?/p>

科考的榜文發(fā)表后,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請您收藏_6191書1吧(六九書吧!)

許多讀書人對此議論紛紛。

經(jīng)過了方永近一年的統(tǒng)治,很多人對方永的看法發(fā)生了很大改變。

一開始大部分的讀書人只是認為方永是匪,難成大事。

但隨著方永一點點攻城略地,一次次擊敗朝廷,將局勢穩(wěn)定下來后,一些讀書人的態(tài)度也隨之發(fā)生改變。

尤其是當方永用雙倍的糧食證明了自己天命所歸后,越來越多的讀書人認為投靠方永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尤其是那些在大熙的科舉中頻頻失利的讀書人,他們對大熙的科舉已經(jīng)趨于失望,而如今方永的出現(xiàn)卻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都選擇了報名。

至于實學(xué)考試。

雖然多多少少也有幾人議論,但卻并未引起大范圍的關(guān)注。

在很多讀書人看來,所謂的實學(xué)考核不過是在篩選小吏。

這種情況并不罕見。

很多時候朝廷也會如此,那些九品往下的沒有品級的小官小吏通常并不需要熟稔經(jīng)義,只需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擔任,這很正常。

譬如管理糧倉的體系中有一個滅鼠官,沒有品級,唯一的要求就是擅長滅鼠,像這樣的“官”幾乎沒有升遷的希望,也無人在意。

如此,時間流逝。

淮州的考院被打掃出來,并臨時擴建,保證其可以容納所有參加考試的學(xué)子。

這場考試只設(shè)置一個考點,就是淮州,主考官為賈雨村,副考官是吳元。

其實方永本來是安排吳元擔任主考官的,但吳元卻擔心自己沒有功名,難以服眾,遂讓賈雨村擔任主考官。

只能說,曾經(jīng)在金鑾殿的罷黜成了吳元一生都難以過去的坎。

此外,實學(xué)考的副考官是薛大瘸子,沒有主考官。

方永會在薛大瘸子遴選完后親自充當主考官進行進一步的考核。

如此,一段時間過后,考試還未開啟,大熙的使者卻先一步來了。

戶部侍郎高京親自作為使者,攜帶冊封圣旨,蟒袍而來。

(本章完)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