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瘸子那番關(guān)于亂世求生的低語,如同在張偉沉寂的心湖里投下了一塊巨石,激起的波瀾久久無法平息。他開始用一種全新的、帶著審視意味的目光,觀察周圍的一切。
放羊時,他的視線不再僅僅局限于腳下能吃的草根。他會刻意將羊群趕到不同的山坡和溝壑,默記地形:哪條山溝足夠隱蔽,入口狹窄,里面卻有回旋余地?哪片林子樹木密集,適合藏身?哪個石砬子下面可能有能容人的縫隙?他甚至?xí)粢馑?,不僅僅是那條時常干涸的主河溝,還有哪些石縫里有細小的泉眼,哪些低洼處雨后能積存清水?
內(nèi)心獨白(地圖繪制者):
那條朝北的溝,入口被藤蔓遮了一大半,里面好像挺深……東邊那個亂石坡,馬肯定上不去,人爬著也費勁,但頂上好像有塊平地……得找機會湊近看看。
同時,一個更迫切、也更危險的念頭在他心中滋生——囤積“救命糧”。
孫婆婆那里用柴火換來的粥食,只夠吊命,根本無法儲存。他需要的是耐存放、能量高的東西。最理想的,自然是糧食。但糧食是張老六家嚴格控制的,偷盜風(fēng)險極大。他想到了另一種可能——肉類。
機會來自于一場意外。一天下午,一只慌不擇路的野兔在被羊群驚擾后,一頭撞在了山坡邊緣一棵歪脖子樹的樹干上,竟然直接撞暈了過去。張偉幾乎是撲過去,用放羊棍結(jié)果了那只肥碩的兔子。
狂喜之后是巨大的難題。怎么處理?不能生吃,容易生病??局??香味會飄很遠,必然引來麻煩。而且,一只兔子他不可能一頓吃完,剩下的怎么辦?
他想到了韓瘸子提到的“火鐮”,也想到了孫婆婆教的艾蒿驅(qū)寒。他需要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生火,以及保存食物的方法。
他選擇了一個距離放羊常規(guī)區(qū)域稍遠、極其隱蔽的石縫。石縫入口被茂密的灌木叢遮擋,里面空間不大,但足夠他蜷縮進去,而且上方有巖石遮擋,生火的煙不容易直沖上天。他花了幾天時間,像螞蟻搬家一樣,偷偷將之前積攢的、干燥的細柴和引火物轉(zhuǎn)移到這里。
然后,他開始了第二次生火嘗試。這一次,他更有經(jīng)驗,也更有耐心。利用兩塊燧石(他在河溝邊偶然找到的)互相敲擊,迸出的火星落在準備好的、揉搓得極其蓬松的干苔蘚上。失敗了好幾次后,終于,一縷細微但堅韌的青煙升起,火苗再次燃起!
內(nèi)心獨白(小心翼翼的喜悅):
成了!這個據(jù)點太重要了!